「冬病夏治」解救長命咳 留意三伏天做天灸
發布時間: 2016/07/13 12:15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3:06
事實入冬一感冒就容易咳不停者,多為寒咳,屬虛證,很適合做天灸療法,藉由提升人體陽氣,達致扶正氣(抵抗力)作用,未病先防的提高抗病能力。
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姜小舟解釋指,從《黃帝內經》發展出來的「冬病夏治」及「夏病冬治」養生治病療法,實際是對一些容易在夏/冬(轉季)發生或加重的疾病,在一年最熱的三天「三伏天」及一年最冷的三天「三九天」作針對性治療。
夏天會建議做三伏天灸,『伏』是指陰氣受陽氣所迫而藏伏地下的意思。古醫書記載,伏日必是庚(天干地支曆法中的庚日),庚屬金,與肺相配,故三伏天灸尤其適合用來治療冬季高發的鼻敏感、哮喘、感冒後咳嗽等肺系疾病。
關於天灸的4問4答
我知中醫學說總是「很玄」,讀來不易明,以下4條關於三伏天灸的Q&A,希望可有助解謎:
Q1:為何夏天提升陽氣可冬天防病?
A:虛寒徵狀如氣虛咳嗽等,多因為人體陽氣不足才易發作。所以在三伏天夏季最熱的日子,通過以辛溫中藥製成的藥餅,敷貼在特定穴位,同時借助外在環境陽氣及藥物陽氣,給身體補陽做好「儲備」,可有助減低入冬後肺系疾病發病的機率。
Q2:敷貼穴位會因人而異嗎?
A:會,因為人人症狀都有別。例如針對腸胃問題的,敷貼穴位會是足三里、中朊、關元、氣海等。而一般氣虛咳嗽等肺系疾病,則多數會敷貼於大椎、肺俞、腎俞等穴位。
Q3:藥餅貼得愈久會愈好嗎?
A:別看輕那塊中藥製藥餅的熱力,雖然天灸是無火敷貼穴位的療法,但常用中藥敷料如延胡、細辛及生薑等均具有芳香、辛溫性質,具刺激性,敷貼穴位後自會產生熱感。故為免熱到起水泡可能留疤,醫管局建議成人每次貼敷1小時,小童則20分鐘,期間如皮膚有痕痛敏感反應,應提早除去。
Q4:正日前後兩三日貼敷有效嗎?
A:今年天灸療法的正日三伏天是:7月17日(初伏)、7月27日(中伏)及8月16日(末伏)。坊間很多機構為增加方便性,正日前後兩三日都會提供天灸服務,而臨床所見,療效影響不大,除非敷貼日是陰雨天,則就算是正日,療效亦會打折扣。
撰文 : 梁慧珍 TOPick記者